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材料检测
涂料防火漆检测

涂料防火漆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11:26:07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涂料防火漆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涂料防火漆检测:守护建筑安全的关键防线

在建筑安全体系中,防火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们附着在钢结构、木材等基材表面,在火灾发生时通过隔热、吸热或形成炭化层等方式,有效延缓基材温升,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。为确保防火漆在实际火灾中能发挥应有的防护效果,对其进行科学、严格的检测至关重要。

一、为何必须进行防火漆检测?

  1. 验证防火性能: 防火漆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耐火性能。检测是唯一能科学量化其在标准火灾条件下(如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)能提供多长保护时间(耐火极限)的手段。
  2. 确保符合法规标准: 国家和地方建筑防火规范对各类建筑构件(尤其是承重构件)的耐火极限有强制性要求。检测报告是证明产品符合法规要求、通过消防验收的法定依据。
  3.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: 合格的防火漆是阻止或延缓火势蔓延、防止建筑结构过早坍塌的关键,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护。
  4. 比较与选型依据: 不同品牌、类型的防火漆性能差异显著。客观的检测数据为设计方、建设方和用户提供科学的产品性能比较和选型依据。
  5. 质量控制与产品改进: 对生产商而言,定期检测是监控产品质量稳定性、验证配方改进效果的必要手段。
 

二、检测对象:不仅仅是漆膜本身

防火漆检测通常关注以下关键方面:

  1. 防火性能(核心):

    • 耐火极限: 在标准耐火试验中,试件(涂覆防火漆的基材)背火面温度达到临界温度(如钢结构为540°C)或失去完整性/隔热性所持续的时间(单位:分钟或小时)。这是衡量防火漆效能的最核心指标。
    • 火焰传播特性: 评估漆膜本身及是否促进火焰在表面蔓延的能力(常用隧道法、辐射板法测定火焰传播指数)。
    • 热释放速率与总量: 衡量着火后单位时间释放的热量和总热量,数值越低表明对火势贡献越小。
    • 烟密度和毒性: 评估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浓度及其有毒气体成分,这对人员逃生至关重要。
  2. 理化性能(基础与耐久性):

    • 基本物理性能: 在容器中状态、干燥时间、涂膜外观、附着力、柔韧性、耐冲击性等,确保施工性和基本保护功能。
    • 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:
      • 耐水性/耐潮湿性: 评估在高湿或浸水环境下性能是否稳定。
      • 耐冷热循环性: 模拟温度剧烈变化对漆膜的影响。
      • 耐酸性/耐碱性: 评估在特定化学环境下(如工业环境)的耐受能力。
      • 耐紫外线老化性: 对室外应用的防火漆尤为重要,评估长期日晒后性能衰减情况。
    • 相容性: 与底漆、面漆或其他配套涂层的相容性测试。
 

三、检测依据:遵循权威标准

检测必须依据国家、行业或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进行。主要标准体系包括:

  1. 中国国家标准 (GB):

    • 核心标准:GB 14907《钢结构防火涂料》(最新版本,覆盖室内/外、厚型/薄型/超薄型等各类钢结构防火涂料)。规定了详细的分类、要求(耐火性能、理化性能)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等。
    • 其他相关:GB/T 9978(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通则)、GB/T 20285(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)、GB/T 8626(建筑材料可燃性)、GB/T 16172(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)等。
  2. 国外主要标准:

    • 国际标准 (ISO): ISO 834(耐火试验-建筑构件通用要求)、ISO 5660(热释放、烟产生和质损速率测定)系列等。
    • 欧洲标准 (EN): EN 13381(评定结构构件用防火涂料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)系列、EN 13501(建筑制品和构件的防火分级)系列等。
    • 美国标准 (UL/ ASTM): UL 1709(结构钢快速升温火灾试验)、ASTM E119(建筑结构与材料耐火试验)、ASTM E84(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)等。
 

四、核心检测方法:模拟真实火灾

耐火性能测试是防火漆检测的重中之重:

  1. 耐火极限测试 (关键):

    • 方法: 严格按照GB 14907等标准要求制备试件(将防火漆按规定工艺涂覆在规定尺寸的基材,如I36b工字钢梁上),置于大型标准耐火试验炉中。
    • 过程: 炉内按标准升温曲线(如ISO 834)升温。持续监测并记录试件背火面温度分布、变形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穿透性裂缝或孔洞(丧失完整性)或背火面温度急剧上升(丧失隔热性)。
    • 判定: 当试件达到标准规定的失效判据时(如钢梁平均温升达540°C或最高点达649°C),试验终止,所经历的时间即为该防火漆在该涂层厚度下的耐火极限。
  2. 其他防火性能测试:

    • 火焰传播测试 (如隧道法): 将涂覆防火漆的试样置于特定隧道炉中,测量火焰沿样品表面蔓延的距离和速度,计算火焰传播指数。
    • 热释放与烟密度测试 (锥形量热仪): 使用锥形量热仪等设备,在特定辐射热通量下点燃试样,精确测量其热释放速率、总热释放量、产烟速率、总产烟量等参数。
    • 烟毒性测试: 通过分析材料在特定燃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成分(如CO, CO2, HCl, HCN, NOx等),评估其烟气毒性等级。
  3. 理化性能测试:

    • 依据相关涂料通用测试标准(如GB/T 1728干燥时间、GB/T 1731柔韧性、GB/T 1732耐冲击、GB/T 5210附着力等)以及针对防火漆特定耐久性标准进行测试。
 

五、检测报告:性能的权威证明

由具备相应资质认证(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、计量认证CMA)的专业防火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是产品性能的法定证明文件。报告通常包含:

  1. 产品信息(型号、名称、生产批号等)。
  2. 检测依据的标准。
  3. 试件制备详细描述(基材类型、尺寸、涂层厚度、施工工艺等)。
  4. 检测项目及详细结果数据(核心是耐火极限)。
  5. 检测结论(明确是否合格及达到的等级)。
  6. 检测机构名称、签章、报告编号和日期。
 

六、应用与注意事项

  1. 设计选型: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类型、构件耐火极限要求、使用环境(室内/室外、腐蚀环境等)选择合适的防火漆类型(厚型、薄型、超薄型)和产品(需有对应耐火极限的合格检测报告)。
  2. 采购验收: 采购方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、最新的型式检验报告(覆盖所有关键性能)和进场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。必要时可抽样送第三方复检。
  3. 施工监控: 确保施工方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设计要求施工,严格控制涂层厚度(厚度是影响耐火极限的关键因素)、施工遍数、间隔时间、环境条件等。施工后可采用测厚仪检查干膜厚度。
  4. 现场检测(如有需要): 对于已完工工程,可通过专业设备(如超声波测厚仪)检查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但现场无法直接检测耐火极限,主要依靠施工过程控制和材料合格证明。
  5. 维护保养: 防火漆并非一劳永逸,需定期检查涂层是否完好、有无破损、剥落。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,修复材料应与原涂层相容且性能相当。
 

七、常见问题解答 (FAQ)

  1. 送检需要多少样品? 取决于检测项目和标准要求,特别是耐火极限测试需制作大型构件试件(如工字钢梁),所需防火漆量较大(可能几十公斤)。具体数量需咨询检测机构。
  2. 检测报告有效期多长? 型式检验报告(证明产品设计定型时的性能)通常长期有效,除非产品标准或配方发生重大变更。但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出厂检验报告(针对特定批次的常规项目检验)。
  3. 不同基材(钢、木、混凝土)防火漆检测标准一样吗? 核心耐火试验原理类似,但具体标准不同。钢结构防火漆主要依据GB 14907;木材防火漆有专门标准(如GB 12441《饰面型防火涂料》,更侧重火焰传播和阻燃性);混凝土结构防火漆通常遵循构件测试标准(GB/T 9978)。
  4. 耐火极限2小时的防火漆,涂厚一点能达到3小时吗? 不完全确定。 耐火极限与涂层厚度通常存在非线性关系。理论上增加厚度可能提升性能,但存在一个“有效厚度阈值”,超过后提升效果有限甚至因自重等问题适得其反。必须按照产品检测报告和说明书推荐的厚度范围施工。 擅自加厚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带来开裂脱落风险,且增加成本。任何超出认证厚度的应用都需要重新评估或检测。
 

结语

防火漆检测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。通过科学、严谨的检测,不仅验证了防火漆的真实性能,为建筑设计和消防验收提供了法定依据,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财产安全的守护。无论是生产商、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和监管部门,都应充分认识到防火漆检测的重要性,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,共同筑牢建筑的防火墙。在选择和使用防火漆时,务必认准具备有效、合规检测报告的可靠产品,并确保其得到正确的应用和维护,让其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作用,为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检测热点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2025-07-25
最新检测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